疫情之下,宅家復習GMAT會有效果嗎?
發布時間:2022-03-22 吏學教育網 訪問 : 487
首先,我們先來看個「致命」問題,今年要申請的同學們最晚什么時候應該有個「理想」的GMAT分數。比如你想趕M7的第一輪,DDL大概是在9月份,倒推3個月,就是大概5月底6月初你就應該有GMAT分數了。掐指一算,現在已經3月下旬了,如果你還沒有一個理想的GMAT分數,抓住4月和5月兩個月,該復習復習,該刷分刷分,該突破突破。再來說說這個「理想」的分數,下圖為S16公布的class profile of 2023的GMAT平均分/中位數,持中國護照的同學,你的GMAT分數需要比你的目標學校平均分/中位數高10分,往上四舍五入到十位數。看完以上表格,大家是不是深吸一口氣,知道現在的分數有多「卷」了吧。730/740的真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所以大家一定抓住這段時間,趕緊高強度的投入GMAT的學習中。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,難得因為疫情在家work from home的時間要怎么提高復習效率。如果你現在就可以拿到北大預錄取,專業任選,條件只有一個:接下來你每天只能玩一個小時手機,周末能玩兩小時(假設24小時監控),堅持六個月。每天只玩一個小時手機,把其他時間用來好好學習,堅持六個月,習慣就養成了。到了高考,也能考出好分數,錄取北大,至少也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學。因為人對確定的激勵比較有反應。一方面,確定的激勵直接就能刺激多巴胺,不確定的結果則不能。另一方面,確定的激勵能計算投入產出比,激發「為了北大怎么辛苦都值得」的斗志,不確定則不能,經常會陷入「少學一會也沒差吧」的松懈和「會不會最后還是考不上」的恐懼。要改掉壞習慣,我們也不一定要跟本性正面杠嘛,可以順應這個原理,找找把不確定變成確定的方法。就從最遠的開始好了:如果我努力了,一定能考上北大嗎?我們想要的答案是:一定能。如果你的答案是:不一定。那你要找原因:為啥?絕對不是智商問題,科學已經通過無數觀察實驗,證明成功的關鍵不是智商(而且大多數人的智商真的差不多)而是deliberate practice(刻意練習)。那就只可能是兩個原因了:一,基礎太差;二,方法不對(不是刻意練習),努力效率不高。基礎太差,還來得及提升嗎?記住,我們想要的答案還是:一定來得及。所以你要刻意去看正面的例子,找那些逆襲的故事讀,用盡全力避免讓自己陷入自我懷疑,不斷強化「一定來得及」的信念。講講我親身經歷,來鼓勵一下你。因為高三前其實考試也不算難吧,我成績不難看,也沒重視。結果高三第一次摸底考,徹底暴露了,總分排名年級兩百名外吧(我校只有年級前20能上985),數學當年150分滿分,你猜我考幾分?我也沒慌。我以前沒好好學嘛,我現在學!以前我為了玩會逃課,進入高三我每天從睜眼到睡覺,全在學習。高三6次大考,我每次名次都前進幾十,最后進前15,偶爾還能進前10。后幾次考試我數學已經都在120+了。我特別聰明嗎?絕對不是。我就是勝在心態,因為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做得到,所以一開始59分又有什么關系,高考別59不就行了?,F在不會又有什么關系,我問課代表啊,問老師啊,看參考書啊,再不行主動去上補習班啊,死活就給它搞懂為止,好,這類題以后都不會錯了。下一道!還是那句話,我們想要的答案是確定的答案。一旦思緒往不確定搖移,我的方法就是在心里猛烈地罵自己:你TMD就這點出息?別人都行你TM憑什么就不行?你比人傻啊還是天生智障???都不是就別給我矯情!人家一天學10個小時,你不學11個小時怎么超?這點強度都受不了,你這輩子還能有什么出息?這是有科學原理的嘛,罵得越激烈,大腦受的刺激越大。這就是激將法。但是別人激將很容易出事兒,自己激再狠都ok。后來我考CFA,考GMAT,投行招聘,都這么罵自己挨過來的。有時候我不想罵了,也會反復默念: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…(別笑,老套但有用)扯遠了。好,我們已經通過反復強化,確定了信念。下一步就是要把所有被焦慮、自憐、恐懼、猶疑所吞噬的精力,全釋放出來,集中在解決具體問題上:我哪科比較差?為什么?是基礎問題?那把參考書仔仔細細全面讀一遍。是理解問題?那找樂于助人的同學或補習老師把難題反復講清楚講透徹。至此,你的注意力就可以從「我今天怎么又玩手機」,轉移到「今天我能做點啥來解決一個具體問題呢?我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是啥呢?」。你現在感覺到自律很難,是因為你把自律本身當成一個籠統的目標。其實自律背后可能是非常不同的問題:是壞習慣很難打破嗎?還是將手機作為對現實的逃避?是作息不好導致精力不足嗎?還是從來沒有鍛煉過意志力?要先找到具體問題,才能各個擊破。對你來說,問題很可能就是未來太模糊,北大太遙遠,導致喪失信心,沒有動力放下手機。先把目標確定化,自我洗腦加強信念,再把路徑清晰化:到達需要1000步,我還有一年,那就是每個月83步,好,那這個月的83步是啥?這個星期的21步是啥?今天的3步是啥?以上說的是適用幾乎一切問題的思考模式:目標導向。一切跟目標有關的我才做,一切跟目標無關的情緒都是浪費時間。情緒一來我要做的就是:1)罵自己;2)轉移注意力去寫路徑細化。
免責聲明:以上信息是由學考培訓網平臺用戶自行發布,所有內容均由發布者對信息的真實性負責,學考培訓網僅提供信息發布、展示,不對用戶信息內容的真實性負責,請用戶自行甄別,謹防受騙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