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階段,教會學齡前兒童看圖說話
發布時間:2022-12-30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關于如何教會孩子看圖說話。
一提到看圖說話,可能有的家長就會問:那不是小學一二年級才學的嗎?
其實這兩者之間有相同也有不同。一二年級的看圖說話要求是對圖片內容的解析的同時,,而且還要求文字語言要優美,這就需要孩子日常積累好詞好句。
而學齡前的孩子培養看圖說話能力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,語言發展以及口語表達等能力,當孩子能使用6個字以上的句子做表達時,我們就可以開始鍛煉孩子的看圖說話能力了。
那要怎么教呢?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,按階段進行教學。
階段一:教孩子學會觀察圖片
觀察,即關注圖畫內的時間、地點、人物以及事件。
觀察圖畫時要從圖中現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。比如說需要觀察圖畫當中的時間,看到圖畫內容呈現是小朋友起床,小朋友背著書包上學或者是太陽剛剛升起來,那么這個時間表示的則是早晨。如果說看到圖畫內容是有蕩秋千,蹺蹺板或者是滑滑梯等游樂設施,那一定是游樂園或者是兒童公園。
在人物觀察上,我們要教孩子通過著裝外形來判斷,這樣就會比較容易。比如說看到白頭發拄著拐杖的那就是老爺爺,穿裙子打扮漂亮的是阿姨,活潑可愛的是弟弟等等。
事件觀察可以從場所和人物動作上觀察得知,教學的重點在鍛煉孩子視覺搜索和分辨能力??梢韵茸尯⒆訌闹刚J圖畫開始學,引導孩子觀察圖畫內容,試著用詞匯來表達,同時要不斷的積累孩子的詞匯量。
總結:看圖說話這個階段,我們只要讓孩子學會觀察圖畫的內容,主要鍛煉孩子的視覺搜索和分辨的能力,我們也可以通過圖畫的指認,再加上孩子的命名表達來練習。
階段二:按順序觀察,有序的表達
在孩子學會觀察并說出圖畫內容時,就要孩子按觀察的順序有序的去做表達,這樣在語言組織上就顯得井井有條,這也要求孩子在觀察的同時還要有所思考,不再只是單純的說出這個物品的名稱,還要求孩子思考畫面的內容,哪一些是重點?該如何進行組織詞匯連成句子去使用。比如說場景是小朋友過生日,來了好多小朋友,有氣球有蛋糕和禮物,圍繞著這個畫面,我們可以看出來蛋糕是重點,這個時間圍繞著蛋糕我們可以做如何的拓展,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想一想,蛋糕那一定是過生日了,過生日有小朋友一起來過生日可以收到生日禮物,在生日蛋糕端下來的時候要唱生日歌,還要許愿吹蠟燭等等。
總結:看圖說話這個階段的話,主要培養孩子能夠按順序的去觀察圖畫,可以是由近到遠,也可以是由遠到近,重點在于拓展孩子的語言組織和句子的表達能力。
階段三:發揮合理的想象
豐富表達的語言,孩子能夠有條理地表達圖畫中的內容和圖意時,但是語言很簡單,僅僅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象能力,這樣的語言表達力度是不夠的。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加入邏輯思考,發揮他的推理以及想象能力,加入想象可以使整個語言充滿靈氣和活力。
如何發揮孩子的合理想象力呢?
(1)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觀察生活環境當中發生的事件,也就是讓孩子學會善于觀察。
(2)我們可以創建場景沉浸式的學習與體會,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。
(3)利用繪本故事的想象力來激發孩子的創造力,讓孩子的表達非常有個性。
孩子一旦養成開動大腦的習慣,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,在進行圖畫表達的語句自然就顯得非常豐富多彩了。
總結:看圖說話的這個階段在于發揮孩子的想象力,豐富孩子的語言表達,重點就在于孩子的邏輯思考和想象能力。
看圖說話的技能是學齡兒童必備的能力,在學齡前發展孩子的觀察思考,語言表達等能力尤為重要。家長根據孩子不同的語言能力做詞匯難易度的調整和表達,活躍孩子的語言思維,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流暢性,讓孩子喜歡表達,從而提升孩子的溝通和表達能力。